炒股怎么加杠杆资金 一叠跨越百年的“收据”:记录的是历史,留下的是家国情怀
-
走在白溪村,不时可见历史悠久、中西合璧特征明显的侨房和碉楼。这些建筑,就像大海中的一盏盏航标灯,让旅外乡亲看到回家的路。这些建筑,是白溪华侨和港澳乡亲念于情、存于心的家园,也是白溪村的宝贵财富。
白溪村的碉楼。 南方+ 叶志文 拍摄
在村民谭文标心中,白溪村的“财富”不止是这些侨房和历史建筑,还有一叠“收据”:白溪村筹办新建校舍请求书、航空救国捐款临时收据、千里达华侨抗日后援会证明、千里达惠东安会馆筹款救济广东战区难民收据等,这是以谭文标伯公谭锐英等华侨那份赤子之心的证明。
其中,1947年建成的白溪学校,其筹备资金就有谭锐英的捐款支持。
20世纪二三十年代,谭文标的伯公谭锐英远赴千里达(即现在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)谋生,在当地扎根。尽管远在海外,谭锐英依旧心系祖国,心系家乡白溪村的发展。
1946年,白溪村因战争原因学堂被毁,失学儿童与日俱增。无奈之下,村中向海内外乡亲发起募捐,希望重建校舍,并允诺将捐资芳名开列,登报鸣谢。
“求我乡华侨鼎力匡助,方克有济,是以设东劝捐……集腋可以成裘。”彼时,远在千里达的谭锐英,收到了来自家乡白溪村的求助,他当即掏出积蓄响应捐赠,也把一腔赤子之心寄回白溪村。
千里达中华商会证明书。 南方+ 叶志文 拍摄
募捐书发出后,包括谭锐英在内,海内外侨胞响应者众,侨资善款不断寄往家乡。在侨胞善款的支持下,次年,白溪村第一所学校——白溪学校建成。
时光飞逝。如今,谭锐英留在村里的侨房,几乎成了白溪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一栋侨房。这也是已故的谭锐英曾经心系家乡的一份有力证明。
作为谭锐英的侨房的管理人和侨属,站在侨房里,谭文标谈起一张张收据的往事,声音哽咽:“伯公的爱国之心,有目共睹。希望这些收据、书信等实物,能被好好收藏,让后代们了解白溪村海外侨胞的一片赤诚。”
谭锐英的侨房。 南方+ 叶志文 拍摄
“兹收到先生缴来航空救国捐款英金五拾”“兹收到谭锐英君救济广东战区难民捐款四元”……一张张收据,记录的是历史,留下的是家国情怀,是白溪村老一辈海外侨胞的创业史,是远在海外拼搏却心念故土的牵挂,更是中华民族乐善好施、兼济天下情怀的印证。
相关阅读
白溪村:侨心何所向,情牵鹿鸣岭|中山侨村行⑰
南方+视频|鹿鸣多古迹,白溪侨情长
胡波:串珠成链,做活侨村文旅市场
采写:南方+记者 廖冰莹
通讯员:董菁菁
摄影:南方+记者 叶志文
策划:张培发
统筹:罗丽娟炒股怎么加杠杆资金